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与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暨复合型人才定向培养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5月11日下午,学校召开了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与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暨复合型人才定向培养研讨会。云南财经大学与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云南昆明)实践基地在会上签订了《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与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开展了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相关的两场专题讲座。
副校长旷锦云参加会议并致辞。旷副校长指出,当前数字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发展,我校在国际化、数字化办学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将进一步通过学科交叉、国际协作及产教融合,形成“立足区域、服务战略、对接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生态,校政企联合将助力云南成为新的跨境电商人才高地。
昆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叶明的讲话肯定了云南财经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为地方经济做出的贡献,对云品出海寄予厚望。近年来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发展,非通用语人才需求大幅增长,云南具有区位和产业大通道的优势,要加深院校和企业合作,为南亚东南亚出海企业提供服务,推动昆明和云南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由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刘代容院长与云南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樊德明书记共同进行。随后将启动跨境电商微专业建设等相关工作。
在专题讲座环节,原创中国(国家数字文化跨境交易平台)马旭主任介绍了由原创中国、智联招聘等联合开发的《跨境网络直播与交易从业人员培养与能力验证课程》情况,结合生活实例生动地分析了跨境电商的商业逻辑及岗位需求。智联招聘总经办创新业务事业部执行总监、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家孙琦女士讲解了《跨境电商行业趋势与人才发展策略》,解析大学生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职业能力。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刘代容院长进行了总结,回顾了与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云南昆明)实践基地的合作流程,感谢学校、政府和企业为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的贡献,对在场同学们的成长给予殷殷嘱托。
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云南昆明)实践基地成立于2022年,是全国首个市级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实践基地,首要任务是培育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急需的高端和实务型人才。基地致力于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探索建立区域、行业产教联合体,一起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培养体系和知识产权服务的新窗口、新形式、新体验。已与我校达成多项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
会议由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张开植博士主持,智联招聘总经办创新业务事业部项目经理刘心竹,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昆明基地)副主任郭成明,云南汇通全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银海、总经理李攀军等企业代表参加。我校教务处卢启程处长,招生与职业发展中心汪薇萍副主任、法政学院王雪教授,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杨秀伟书记、俞虹副书记、孙婷婷副院长及各专业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